近日,消費維權新媒體聯(lián)盟聯(lián)合各地消協(xié)消保委組織共同開展“智能快遞柜寄遞服務意愿調查”,調查顯示,超半數(shù)消費者要求“送貨上門”被拒。
調查稱,隨著智能快遞柜的普及,新的快遞業(yè)的服務問題也逐漸顯現(xiàn),快遞公司為貪圖省事,不經收件人許可擅自將快遞放入快遞柜中的情況屢屢發(fā)生。按照《郵政法》規(guī)定,快遞必須按照姓名址投遞,但在現(xiàn)實中隨意簽收、未經允許放入智能快遞柜等違規(guī)行為時常發(fā)生。
多地消協(xié)、消保委組織要求快遞公司在使用快件箱存放快遞前,必須獲得消費者同意,建議將智能快件箱服務納入公共消費范疇。為了解各家快遞公司的快遞投遞情況及消費者對快遞柜收費的態(tài)度,2020年5月12日-5月20日,消費維權新媒體聯(lián)盟聯(lián)合各地消協(xié)消保委組織共同開展“智能快遞柜寄遞服務意愿調查”。
超半數(shù)消費者要求“送貨上門”被拒
本次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8550份,從結果看,67.6%的消費者網(wǎng)購頻率在每月5次以上。80%以上的消費者有暫存快遞的需求,49.22%的消費者不認可19:00后派送入柜,40.98%的消費者從未接到派件意見征求的電話,超半數(shù)消費者曾遭遇要求“送貨上門”被拒。
消費對象分布及取件特點調查對象多為經濟發(fā)達省市的單身獨居白領,多數(shù)調查對象對快遞柜都有一定需求,近9成調查對象表示:“能否在免費保管時間內取出快遞”受派件時間影響較大,調查對象取件時間受工作時間影響較大,超7成在18:00之后取件。
在派送與免費保管時長方面,19:00后派件無法在12小時內取出的調查對象最多,比例達49.22%;08:00前派件無法在12小時內取出的占比29.27%;11:00-12:00派件無法在12小時內取出的占比10.88%。89.37%的調查對象表示:對于“能否在免費保管時間段內取出快遞”(默認12小時)受派件時間影響較大。
在取件習慣方面,在18:00-22:00取件的占比73.5%,13:00-17:00取件占比14.2%,近90%的調查對象習慣在18:00-22:00和13:00-17:00前往智能快遞柜取件。
超8成調查對象認為超時收費不合理;15.26%調查對象認為應延長免費保管時間;僅不到1%的調查對象認為12小時免費保管時間夠用。99.2%的調查對象不贊成“智能快遞柜收取超時存放費用(12小時免費)”的做法。
超四成消費者表示快遞公司沒征求派送意見
各大快遞公司派件服務評分方面,調查發(fā)現(xiàn),各大快遞公司派件服務評分大多快遞公司在投放快遞時有違《郵政法》規(guī)定,未按照名址投遞;各大快遞公司派送意見征求情況排名前五位依次為:順豐、京東、中通、EMS、圓通。超半數(shù)調查對象要求送貨上門時,遭到過快遞員的拒絕。
40.98%調查對象表示:“印象中,沒有任何一家快遞公司在派送時電話征求意見”。59.02%的快遞公司在派件時,會主動和調查對象溝通快遞放置點,排在首位的是順豐快遞。32.17%的調查對象未要求過“送貨上門”;28.28%的調查對象經常遇到要求“送貨上門”被拒的情況;25.20%的調查對象偶爾遇到。
調查指出,為解決“最后一公里”,方便無法及時取件的消費者而設立的智能快遞柜,如今更多的是為了方便快遞員而存在。各大快遞企業(yè)的快遞員未經同意就將快件放入快遞柜的行為,不僅有違《郵政法》的規(guī)定,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。
快遞公司應積極采取相應措施,主動承擔社會責任,著手研究解決方案,調整完善收費機制,回應用戶合理訴求,以改善快遞員未經允許擅自將快遞投遞入柜的現(xiàn)象,源頭上減少快遞配送與消費者之間的矛盾。
http://jnhrq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