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多地通報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或環(huán)境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。記者11月16日獲悉,交通運輸部日前印發(fā)《公路、水路進口冷鏈食品物流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技術指南》,明確了進口冷鏈食品裝卸運輸過程防控要求和消毒要求、從業(yè)人員安全防護要求及應急處置要求。
指南要求,從事進口冷鏈食品裝卸運輸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公路、水路冷鏈物流企業(yè)、港口碼頭、貨運場站等經營單位要嚴格按照要求做好新冠病毒防控和消毒工作,堅決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。
一是要加強從業(yè)人員防護,切實保障冷鏈物流一線工作人員自身安全。嚴格做好港口作業(yè)人員以及司機、裝卸工、船員、引航員等冷鏈物流一線工作人員的安全防護,做好人員體溫監(jiān)測、安全防護用品配備、定期核酸檢測及消毒等工作,切實保障一線工作人員安全,防止感染風險。
二是要嚴格運輸工具消毒,堅決防止病毒通過交通運輸渠道傳播。組織或委托有資質的消毒單位,對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車輛、船舶、冷藏集裝箱內壁等運輸裝備進行定期消毒。
三是要落實信息登記制度,為冷鏈物流疫情防控追溯提供有力支撐。嚴格執(zhí)行信息登記制度,如實登記裝運貨物、車船、司乘人員(船員)、裝卸貨及收貨人信息等。
四是要做好突發(fā)事件應急處置,堅決切斷冷鏈物流病毒傳播途徑。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應急處置方案,對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,企業(yè)應迅速啟動應急預案,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及時有效處置。
如何安全食用冷鏈食品?
冷鏈的終端在千家萬戶,“冷鏈藏毒”的風險不得不防。那么,疫情之中,我們在購買和食用冷鏈食品時究竟要注意什么?對此,疾控部門已經給出指導。
01——選購時注意:
1.到正規(guī)的超市或市場選購生鮮產品,選購時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挑選冷凍冰鮮食品,避免用手直接接觸,同時,正確佩戴口罩。
2.購買預包裝冷凍冰鮮食品時,要關注生產日期、保質期、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,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。
3.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,洗手前,雙手不碰觸口、鼻、眼等部位。
4.海淘、代購境外國家或地區(qū)商品,包括購買境外冷凍食品,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,做好外包裝消毒。
02——清洗加工時注意:
1.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(wèi)生清潔,處理食材前要洗手。
2.做到生熟分開,處理冷凍冰鮮食品所用的容器(盆)、刀具和砧板等器具應單獨放置,要及時清洗、消毒,避免與處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,避免交叉污染。
3.冷凍冰鮮食品放置冰箱冷凍室保存,不要存放過長時間,與熟食要分層存放。
4.清洗或接觸冷凍冰鮮食品后應先洗手再接觸熟食。
5.廚房要保持通風和清潔,必要時進行環(huán)境和餐具炊具消毒處置。
03——烹調食用時注意:
1.烹調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時,加工烹調海鮮應做到燒熟煮透。燒熟煮透的一般原則是開鍋后再保持10-15分鐘。
2.盡量避免生吃、半生吃、酒泡、醋泡或鹽腌后直接食用海鮮。
3.兩人及以上共同就餐時,要記得使用公筷、公勺,減少交叉感染,降低傳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發(fā)生。
4.未食用完(已經烹調熟)的海鮮,請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,盡早食用,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,中心溫度要達到70℃以上。
此外,疾控部門提醒,食用后一旦出現發(fā)熱、腹瀉癥狀,要及時到發(fā)熱門診就醫(yī),并主動告知食用時間、食品種類和食材來源等信息,以助診治。